跳至內容
主選單
主選單
移至側邊欄
隱藏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Taiwan Tongues 台語維基
搜尋
搜尋
外觀
建立帳號
登入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檢視 希望波的奧古斯丁 的原始碼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工具
工具
移至側邊欄
隱藏
操作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一般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觀
移至側邊欄
隱藏
←
希望波的奧古斯丁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些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taigi-reviewer、apibot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奧斯定'''(拉丁語:Augustinus Hipponensis;英語:Augustine of Hippo)抑是'''聖奧思定'''(英語:Saint Augustine 抑是 Saint Austin), 俗稱'''聖奧古斯丁'''。原稱'''奧勒留 ・ 奧古斯提奴斯'''(拉丁語:Aurelius Augustinus,三五四年十一月十三—四三空年八月二八), 羅馬帝國尾期北非的柏柏爾人,較早西方天主教的神學家、哲學家,捌任大公教會佇阿爾佮利亞城市安納巴的前身希望波(Hippo Regius)的主教。 伊出世佇羅馬帝國佇北非的阿非利加行省的塔加斯特城,佇羅馬受教育,佇米蘭接受洗禮。伊的著作《懺悔錄》予人號做是西方歷史上「第一部」自傳,到今猶閣予人傳誦。奧斯定會是綴其所制的生活方式的修會。 伊死了去予天主教會封做聖人佮教會聖師,嘛予東正教會等等的奉做聖人,並叫做'''恩寵博士'''(拉丁語:Doctor Gratiae,這稱呼伊親像伊咧和伯拉糾的論戰中,對神的恩典的強調。), 毋過其部份的神學理論毋去予東方的基督教認同,被看做是若干異端理論重要源頭。伊的死嘛去予西方史學界看做是歐洲佇精神層面上的中世紀的開始。 ==生平== 公元三五四年,奧古斯丁生佇北非的塔加斯特城(這陣佇阿爾佮利亞境內底的蘇格艾赫拉斯)之柏爾人家庭。伊是厝內的大囝,父親名叫伯特撒烏斯 ・ 赫拉斯(Patricius Herculus)是羅馬的稅吏,原毋是天主教徒,個性貧惰、消極,而且貪戀世俗,到臨終前才歸依天主教。母親聖莫尼加是天主教徒,比翁婿較細漢二五歲。 奧古斯丁並毋是一出世就接受洗禮成做天主教徒。十三歲進入 mòo-tà 烏拉(Madaura)學習雄辯術。十七歲前赴迦太基學習修辭學。仝年老爸過身。十七歲,將一个社會階層低於伊的女性納為妾(concubine)。 十八歲生有一子阿德奧達徒(Adeodatus)。 少年時的奧古斯丁才情有發揮的,放蕩不羈。 十九歲彼年,奧古斯丁受西塞羅的《_ Hortensius _》影響,引發伊追求智慧佮真理的心,旋隨接受摩尼教善惡兩元論的信仰。伊早年信仰摩尼教。奧古斯丁二十歲完成羅馬帝國規定的三級制教育學業,二十二歲佇迦太基教授雄辯,二十六歲寫第一本論文「美佮均衡」,二十九歲和摩尼教祭司作神學思辨,發現這祭司干焦口才,無學問,無法度解答伊的問題。後來受新柏拉圖主義鼻祖普羅提諾之影響而放棄摩尼教。 三十歲彼年,佮米蘭主教安波羅修學習天主教信仰佮神學,並佮同居十外冬的情人分手,佮小伊十八歲的少女訂婚。咧研究各種宗教佮哲學了後有心信奉天主教。到甲三十二歲,性命有矣悔悟。三十三歲受洗禮。佇咧《懺悔錄》中,伊講按怎佇心內滾絞到極點的時,雄雄受著天主的引導,克服矣心肝內的躊躇定決心加入基督教,彼个時陣是公元三八二年。佇奧古斯丁的性命內底有兩位重要的人物,深深地影響伊的性命。一个是為伊流目屎祈禱達三一年之久的母親莫妮卡,另外一位是米蘭的主教安波羅修。𪜶共奧古斯丁引去基督的施恩座進前,使伊經歷到徹底的悔改。某一工,奧古斯丁佇咧米蘭寓所的花園內底散步,聖神共催逼轉去伊的回頭。伊的心靈呼喝著:「 欲等到當時咧?曷毋就佇遮爾時,結束我垃圾的過去?」這陣伊拄好聽著鄰家兒童的讀冊聲:「 提起來讀,提起來讀。」所以伊提起身軀邊的新約,讀甲《佮羅馬人冊》若中:「 不可荒宴醉,毋通豬哥歹囝,袂使爭競目色;總愛披戴主耶穌基督。」自此以後伊就歸向天主,而且佇改年受洗。 三十四歲轉去非洲過修道生活。四十二歲任北非希望坡(Hippo)主教。七十五歲離世。因為基督宗教有重要起樹仔,故去予天主教會封做聖者,講聖奧古斯丁(Sanctus Aurelius Augustinus)。《聖經 ・ 舊約全書》的線性歷史觀對影響嘛誠大。伊的神學成做後來基督宗教義的基礎,影響著規个物件方教會,尤其對這西方教會上深。 奧古斯丁任希波主教期間參與四場主要諍,分別是對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隨展開護教;對多納徒派的聖禮觀,發展出因為功生效的觀念;對伯拉糾的罪和救贖觀,發展出自由意志、原罪、救恩、注文、來選民、神的主權佮不可抗拒的恩典等論講;著異教的指控,寫落去《上帝之城》的想法。奧古斯丁生平著作濟到一百十三冊。其中以《懺悔錄》、《 上帝之城》、《 論三位一體》、《 駁多納徒派》佮《駁伯拉糾派》對基督教神學有誠大的貢獻。 ==偉大的母親聖莫妮加== 對奧古斯丁的《懺悔錄》中,會當看著其實伊的影響,對冊內底會當看出伊佮老母的關係。冊中奧古斯丁講伊家己的個性中,有真濟𪜶老母的影,而且講話的方式嘛親像伊。伊出世佇一个基督教的家庭,受傳統非洲基督教的教導佮訓練,過著純樸的生活,快守安息日。伊深深相信,真好的教育能就是𪜶囝成做一个閣較好的基督徒。 佇奧古斯丁的回憶內底,伊早期的生活佮𪜶老母有關係,伊講:「 伊佮意我佮伊做伙,就像其他的母親,猶毋過伊並其他的阿母更加的焦望。」奧古斯丁講伊無論伊佗一个囡仔離開的時陣,伊攏敢若欲承受一擺生囝之疼。二十八歲彼一年,欲坐船到羅馬時,伊毋敢面對伊身後的老母。伊寫講:「 講伊對我的愛,我無話講。我嘛會用得感受著,伊再次承受生囝的之痛,而且比伊肉體生我閣較痛苦。. . . .」 ==哲學佮思想== 聖奧古斯丁的主要貢獻是關於基督教的哲學論證。伊借用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通好服務佇神學教義。為人熟似上帝的權威的絕對奠定了基礎。 ===三一論=== 上帝(即神)創造了一切。佇上帝創造一切較早,一切攏無存在矣。包括時間,毋過對上帝來講,伊是獨立於時間以外的絕對存在。無論是講過去、這馬乎、將來,對上帝來講攏是這馬。 奧古斯丁共靈魂分做記憶、理智佮意志三種官能。同時認為這三者是統一的。也就是靈魂是統一的。 奧古斯丁佇第三本冊《三位一體論》中強調一神真理,認為神是三个一體,父、子、聖靈雖有別人,但是共有一體,本質上是一。奧氏以神的本性做討論三一神的基礎。奧古斯丁的三一論是以《聖經》為本,會發展出神是絕對存有,單一不可分的觀念。奧氏愛用本體(essence)加過本質(substance), 因為本質暗示一个有屬性的物件,啊若對奧氏來講,神佮其屬性相仝。神不變的屬性抑是本體是三而一。因此伊非常堅持三一聯合的關係。遮強調講神本性合一會有幾个後果,聖父、聖子、聖靈並毋是分開的個體。𪜶的本質有仝款,位格相依照無離散。神的所有伊本性應用單數表示,因本性是獨一的。三一神有單一的意志因本性相仝,行動一致爾袂當分,因為位相依。 奧氏咧討論三一神身分的時強調三一神身分確實有別。聖子雖罔佇人間出世、道做肉身、受難、復活,但是聖父猶是做伙參與,無仝的所在是干焦予人顯出來。𪜶的行事顯出𪜶的身份。後來西方神學家稱此為「各司其職」。 奧氏咧討論三一神位格的時陣強調:三一神的位格佇神格內底關係密切。𪜶本體相仝,但是因為自爸生,所以子號做子嘛,父稱做父;聖靈閣對爸仔囝爾出,是爸囝的共同恩賜和溝通,因此有稱呼的區別。奧氏解說三一神的合一建立佇咧其實真正有活的關係。 奧氏講:聖父、聖子、聖靈是完全的所在平等的地位。佇三位一體中無先後佮懸低的分別。聖子嘛完全是上帝,伊無仝款的特性是永遠為聖父所生。 奧氏咧討論聖靈的位格的時陣,肯定聖靈嘛完全是上帝,伊的特性是對爸仔囝爾出(拉丁文'''filioque'''), 是爸仔囝的「互愛」,是結合𪜶的同質縖帶。因為按呢伊叫聖靈為「聖父佮聖子兩位的靈」。 但是無仝款的是,子對父而生,聖靈由父而出。老爸促成聖靈的發出是因為生著子,並且使子成做聖靈發出的源頭,這个出名的從父、子而出的教義廣予西方教會接受,煞予東方教會拒絕。其原因無完全是思想無仝,乃是教權佮尊重的問題。 奧氏對伊的人格形頂學發展出三个階段的人類比三一的組合:一 .〈心靈,心靈對家己的智識,心靈對家己的愛〉二 .〈心靈已存的智識記持,心靈對家己的悟性了解,自知所產生的意志行動〉三 .〈心靈的記持,熟似,愛神本身〉。 這三組類比攏是對一〈一个性命、一个心靈佮一个本質〉出發的三个真實的因素,互相連。奧氏家己上滿意的是第三組類比。 奧氏以人的靈魂結構來類比神的三一;目的無佇證明神是三一,乃咧共人了解神絕對的一閣真正的三。伊的論佇咧咱人是照神的形親像佮樣式造的,經文中的神以複數「阮」來稱呼家己;奧氏直言此複數型即三位的意思。所以,奧氏認為對人的身軀頂會當看著類似神三一的所在。伊對人的外在感官來類比三一,即人認知的過程是對三成分敆牢牢變做:〈 外在目標,理智對目標的感受,意志抑是以理智的行動〉。 到人的「內在心理」來類比三一,即〈記持的印象,內心回應印象,意志或者是定力〉。 奧氏嘛捌愛的觀念來解說三一,即「愛者本體」「愛的對象」佮連結這兩个有著愛的。 奧氏論證講,靈魂即上帝意志佇人身軀頂的體現,是高貴的。但身體(感官的貪婪)煞是邪惡佮受咒讖讖。這種咒讖是為著懲罰亞做屈對誘惑的原罪。所以為著欲共靈魂對咒讖中敨放,就干焦抵抗邪惡的誘惑。所以,愛有美德就愛控制身體。毋過上帝任意的共世界分做是道德的存在佮無道德的存在。也就是講,上帝任意決定矣有的人會抵受誘惑,啊若有的人煞袂使。這就意味對,除非一个人會當用靈魂(記持、理智、意志)控制家己的身體(感官上的貪婪), 若無伊就會受著上帝的咒讖。但是遐的袂當控制身體(感官上的貪婪)的人,卻是上帝已經預先決定矣的。這種激烈的原罪講,成做後世歐洲某一寡激烈教派的參照。奧古斯丁仝款提出,靈魂雖然無時不支配身體,毋過有當時仔會意識袂著身體的行為。也就是提出有無意識的行為。 ===罪論=== 奧古斯丁的原罪佮恩典觀,有受著早年宗教經驗佮反伯拉糾主義影響。但是主要的概念猶原是自伊對《佮羅馬人冊》的研究。伊認為即使人毋捌抄落,人未來的命運嘛著愛完全靠神的決定。 奧古斯丁反對摩尼教佇罪方面的解說,強調罪的自發性。伊相信人的罪行使人遠離神,煞致使惡。人因為犯罪就袂使閣再行神所愛的真善,嘛袂當了解伊性命的意義。奧古斯丁認為惡是一種欠缺善的表現,毋是惡加諸於人。伊發現罪主要的根「對家己的愛」取代矣「對神的愛」。 人類的失敗大致是過份的慾念、無節制的尋樂佮無聖潔的心思意念這幾類型。奧古斯丁認為人類的被造原是袂漚的,若是堅定佇咧聖潔內底,就會當對無犯罪佮袂當死的狀態當中進到無可能犯罪佮無可能死的境當中;但是若犯罪,就進入矣無可能無犯罪佮無可能袂死的境況中。 奧古斯丁認為,亞當起頭的受造是絕對的完美,無論講佇咧靈魂抑是各方面。亞當原因佇良善、稱義、光照、至福的境界。伊只要繼續食用性命樹的果子就會當得著永生。伊擁有無犯罪的自由佮能力。神使伊的意志傾向德行,肉慾聽對其意志,意志順服神。亞當被神的恩典所包圍,閣有特別的保守恩賜,也就是保守其意志的正確性。 奧古斯丁認為,亞當上尾仔提囡仔是自取的。唯一可能造成亞當失誤的原因是「受造性」,因為這表示伊的本性有可能改變來轉離良善;伊是有可能作出錯誤的選擇。毋過造成這當中藏佇的因素有可能是「驕傲」,就是伊想欲脫離伊本來的主人-神。亞當的自作主張可能來自伊妄想家己取代神。 奧古斯丁對原罪的根據除了創世記以外,閣詩篇五十一篇、約伯仔記、鋪二:三;伊上愛用的著是羅五:十二佮約三:三人五。 亞當因和後裔佇機體頂聯合,所以伊提囡仔的本性就傳予伊的後裔。全人類攏是由亞做一人所生落來,因此嘛攏承接墮落的本性。奧氏認為人類的人性毋是個別被造,干焦機體(肉身)方面是予人造的。阮攏對亞當承接人性,人性的傳達是藉著性(奧氏認為其中嘛有無好的慾念), 所以世人攏對罪中所生,這也就是奧古斯丁所謂原罪的由來。奧氏嘛對這觀點,發展出𪜶紅嬰仔洗禮的教義,干焦借洗禮,才會當除去人的原罪;但無法度共除掉「原罪性」。 人就是因為「原罪性」,所以無法度做完全的善。罪人若欲行神眼內看做正的代誌,著愛對愛神的動機出發才有可能達成。 ===救恩論=== 奧古斯丁相信干焦神會當恢復罪人自由意志自由,就是更新佮重生;這正就是神恩惠的工課。惟有人的意志得著釋放,人才會喙焦望佮神結合。 所謂神「不可抗拒的恩惠」(irresistible), 毋是勉強人的意志去行善(包含講無犯罪); 乃是改變人的意志,甘願選擇善,並且去行善。佇奧氏的認知中,神確實會操縱人的自由意志。做人願意將性命主權囥佇神的手中,甘願予人操縱時,人自由選擇的意志就轉變做道德和聖潔。所以,神的恩惠成做人內底眾善的根源。這「不可抗拒的恩惠」閣叫做「到尾仔堅忍的恩賜」(perseverance), 奧氏強調這恩賜只予神所抾選的人。對這嘛發展出奧氏的「注文論」。 奧古斯丁定定以「羅九:二十一」來論證伊的「取選論」佮「注文論」。 奧古斯丁定義「重生」(內心性情完全恢復)著愛完全靠賴神的恩典(聖靈的運行)。 奧氏共神恩的工課,區分做幾个階段:『 預先的恩典』、『 運行的恩典』和『合作的恩典』。 『 預先的恩典』是講聖靈用律法使人產生罪惡的意識(罪惡感)。『運行的恩典』是講聖靈以福音予人相信基督,並完成贖罪佮好的工課。『合作的恩典』是講聖靈使人願意佮神合作,做伙完成終生成聖的工課。神恩典的工課,是予人完全恢復神的形象,並佇屬靈上成做聖徒。 奧古斯丁斷言,人的得救是因為恩典佮信心。信心嘛是神恩典的工課;人敢願意接受相信,完全要意神全能的旨意。意思是講:有的人予神有效揀選蒙恩,另外有的人是予神放棄。 ===教會佮聖禮觀=== 奧古斯丁佇咧五世紀左右,捌和多納徒派爭執:教會是毋是會當接受曾經「以經換命」的背道者?主教的品格敢有影響著聖禮的功效?。 第一个問題,戴克理先佇位的時迫害基督教,並且硬迫基督徒交出聖經,若無處死。所以有一寡主教為著拯救家己佮教友的命,交聖經,予人叫做是「以經換命」。 奧古斯丁的觀點是,教會需要有合一、聖潔啊、普世性佮使徒性。按照馬太福音十三章耶穌的教導,伊認為講,教會是「麥仔佮葵子的混合團體」。 看會著的遮的歹物仔的是佇教會的建築物內底,毋是𪜶煞毋是神的厝;真正神的厝裡,是按呢無看見,佇咧創世進前就預定著救的聖徒所組成。照看來,伊認為多納徒派觀點的教會傷過理想,無存在世界上。 此外,奧古斯丁認為教會之所以是基督的身體,並非常的無瑕疵,是因為聖靈合一的愛充滿佇教會當中;啊若伊認為聖靈干焦蹛佇普世(大公)、 使徒建立的教會中。『任何人無佇咧(大公)教會之內,就袂當領受聖靈。』就算奧古斯丁並毋是真強調主教的權力,毋過伊卻主張基督徒的信仰佮順服大公教會的柄佮關係有關係。 佇教會的合一佮大公的論述頂懸,奧古斯丁有明顯的矛盾,按呢的矛盾嘛予新教的教會觀行向得合一的聖徒相通;天主教是以大公教會的柄乎,倡導主教體制。 關於聖禮,奧古斯丁的看法是,聖禮的功效咧於設聖禮的那一位,毋是執行聖禮的人敢有聖潔;所以,神職人員的無潔,並無影響聖禮的功效。所以,捌「以經換命」的主教,無需要重新受洗,啊若遮的主教所執行的聖禮猶原有效。若遮的主教猶是堅持停留佇咧『褻瀆神的分離』中,雖然所執行的聖禮猶原有功效,但遮的主教並袂當得救著。。 毋過按呢對聖禮的觀點,嘛會使講,「 聖禮的權威佮效用佇咧在職位佮禮儀本身,啥物人負責執行這職位佮禮儀無關係」,因此有人認為奧古斯丁的聖禮觀,佇基督教成做羅馬國教了後,政教合一的體制之下,顯得是符合需求-凡勢這是奧氏思想佇中世紀備受尊崇的原因之一。 ===奧古斯丁佮新柏拉圖主義=== 奧古斯丁佇咧歸信基督進前可能就已經閱讀了新柏拉圖主義的大師—— 普羅提諾的對筆跡,遮的著作是由 Victorinus 翻做拉丁文的。新柏拉圖主義認為惡為善的虧欠而非某種正面的實有。這點對奧古斯丁有幫贊,進一步予伊看出基督教對善惡來源的道理是合理的。因此新柏拉圖主義對伊的歸信基督是有幫贊的。尾仔伊聽講 Victorinus 這位新柏拉圖主義的學者嘛歸信基督矣,當伊得著這个消息,就一定愛效法。 奧古斯丁的思想佇濟濟方面是有真明顯的新柏拉圖主義的色彩。伊看重永恆而形頂懸的事物,輕視感官會當及的物件;看重理論性的冥思,輕視實用的智識為此生的必須和無奈;堅持欲借著感官的奴役的解放以達到靈魂的淨化。 ==主要著作物== *《論自由意志》(三百九十一~三百九十五) *《懺悔錄》(三百九十四~四百)這是一本以祈禱自傳手法所寫的悔改故事,當中描寫早期奧古斯丁歸信時的心內滾絞佮轉變經歷。 *《三位一體論》(三百九十九~四仔十二;或者是翻「論天主聖三」)主要是介紹心理學模式的三位一體論,共神的統一佮人的統一作對比,佮神的三位格佮人的三方面作較。 *《上帝之城》(四仔十二~四仔二七)主要論述神聖的照管佮人類的歷史。提醒神的國度是屬於永垂袂漚的,毋是這世界任一國家會當取代的。 ===已經翻做中文的著作=== *《懺悔錄》 *《論原罪佮恩典--駁佩拉糾派》 *《上帝之城》(或者是翻譯作《天主之城》) *《三位一體論》 *《論自由意志》 *《論四福音的和諧》 *《論信望愛》 *《道德論集》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 ==擴展閱讀== * Ancient Christian Writers : The Works of the Fathers in Translation . New York : Newman Press . 一千九百七十八 . * Augustine , Saint . Vernon Joseph Bourke , 編 . The Essential Augustine 二 nd . Indianapolis : Hackett . 一千九百七十四 . * Ayres , Lewis . Augustine and the Trinity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二千空一十 . ISBN 九百七十八追空抹五百二十一鋪八三千八百八十六刣三 . * Bourke , Vernon Joseph . Augustine's Quest of Wisdom . Milwaukee : Bruce . 一千九百四十五 . * Bourke , Vernon Joseph . Wisdom From St . Augustine . Houston : Center for Thomistic Studies . 一千九百八十四 . * Brachtendorf J . Cicero and Augustine on the Passions . Revue des Études Augustiniennes : 兩百八十九–三百空八 . hdl : 二嬸三千空七十五分之二千空四十二 . * Brown , Peter . Augustine of Hippo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一千九百六十七 . ISBN 空石五百二十五一百八十六鼻九 . * Burke , Cormac . St . Augustine and Conjugal Sexuality . Communio . 一千九百九十 ,'''IV'''( 十七 ) : 五百四十五–五百六十五 [二千空一十四抹五鋪二十七] .(原始內容存檔佇兩千空二十一分二鋪八). * Burnaby , John . Amor Dei : A Study of the Religion of St . Augustine . The Canterbury Press Norwich . 一千九百三十八 . ISBN 一孵八孵五千三百一十一孵二十二孵一 . * Clark , Mary T . Augustine . Geoffrey Chapman . 一千九百九十四 . ISBN 九百七十八追空九二百二十五孵六千六百八十一孵六 . * Deane , Herbert A .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Ideas of St . Augustine .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一千九百六十三 . * de Paulo , Craig J . N . Augustinian Just War Theory and the Wars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 Confessions , Contentions and the Lust for Power . Peter Lang . 二千空一十一 . ISBN 九百七十八追一孵四千三百三十一孵一千兩百三十二孵四 . * Doull , James A . Augustinian Trinitarianism and Existential Theology . Dionysius . 一千九百七十九 ,'''III''': 一百十一–百五九 . * Doull , James A . What is Augustinian " Sapientia " ? . Dionysius . 一千九百八十八 ,'''XII''': 六十一–六十七 . * Fitzgerald , Allan D . , O . S . A . , General Editor . Augustine through the Ages : An Encyclopedia . Grand Rapids : William B . Eerdmans Publishing Co . 一千九百九十九 . ISBN 空九八千空二十八撨三千八百四十三-X . * Gilson , Etienne . The Christian Philosophy of St . Augustine . L . E . M . Lynch , trans . New York : Random House . 一千九百六十 . * Green , Bradley G . _ Colin Gunton and the Failure of Augustine : The Theology of Colin Gunton in the Light of Augustine _ , James Clarke and Co . ( 二千空一十二 ) , ISBN 九百七十八追空九二百二十七抹六鋪八千空五孵六 * Hollingworth , Miles . Saint Augustine of Hippo :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 Bloomsbury . 二千空九 . \ * Received a Jerwood Award . * Lawless , George P . Augustine of Hippo and His Monastic Rule .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 一千九百八十七 . * LeMoine , Fannie ; Kleinhenz , Christopher ( 編 ) . Saint Augustine the Bishop : A Book of Essays . Garland Medieval Casebooks'''九'''. New York : Garland . 一千九百九十四 . * Lubin , Augustino . Orbis Augustinianus sive conventuum ordinis eremitarum Sancti Augustini–chorographica et topographica descriptio . Paris . 一千六百五十九 .(原始內容存檔佇兩千空五鋪三鋪二十一). * Mackey , Louis . Faith Order Understanding : Natural Theology in the Augustinian Tradition . Totonto : PIMS . 二千空一十一 . ISBN 九百七十八追空七八八千八百四十四孵四百二十一孵九 . * Markus , R . A . ( 編 ) . Augustine :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 Garden City , NY : Anchor . 一千九百七十二 . * Matthews , Gareth B . Augustine . Blackwell . 兩千空五 . ISBN 空九六百三十一鋪二二三千三百四十八刣二 . * Mayer , Cornelius P . ( 編 ) . Augustinus-Lexikon . Basel : Schwabe AG . * Miles , Margaret R . _ Augustine and the Fundamentalist's Daughter _ , The Lutterworth Press ( 二千空一十二 ) , ISBN 九百七十八追空九十七千一百八十八學九千二百六十二孵三 * Nash , Ronald H . The Light of the Mind : St Augustine's Theory of Knowledge . Lexington :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 一千九百六十九 . * Nelson , John Charles . Platonism in the Renaissance . Wiener , Philip ( 編 ) .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三'''. New York : Scribner . 一千九百七十三 : 五百十一–十五 ( vol . 三 ) [二千空二十一孵九九二十六] . ISBN 空抹六百八十四抹一曝三千兩百九十三孵一 .(原始內容存檔佇兩千空二十八分二十四). _ ( . . . ) Saint Augustine asserted that Neo-Platonism possessed all spiritual truths except that of the Incarnation . ( . . . ) _ * O'Daly , Gerard . Augustine's Philosophy of the Mind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一千九百八十七 . * O'Donnell , James . Augustine : A New Biography . New York : ECCO . 兩千空五 . ISBN 空空六五五五三千五百三十七鋪七 . * Pagels , Elaine . Adam , Eve , and the Serpent : Sex and Politics in Early Christianity . Vintage Books . 一千九百八十九 . ISBN 空白六百七十九九九七陽兩千兩百三十二孵七 . * Park , Jae-Eun , Lacking Love or Conveying Love ? The Fundamental Roots of the Donatists and Augustine’s Nuanced Treatment of Them , The Reformed Theological Review , 二千空一十三 ,'''七十二'''( 二 ) : 一百空三–二十一 [二千空一十四抹五鋪二十七] ,(原始的內容存檔佇兩千空二十一鋪十一鋪十七) . * Plumer , Eric Antone , . Augustine's Commentary on Galatian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兩千空三 . ISBN 空九十九九十二五四千四百三十九九五一 . * Pollman , Karla . Saint Augustine the Algerian . Göttingen : Edition Ruprecht . 兩千空七 . ISBN 三石八八九千七百四十四抹兩百空九九鼻四 . * Pottier , René . Saint Augustin le Berbère . Fernand Lanore . 二千空六 . ISBN 二石八學五千一百五十七石兩百八十二孵二(法國的). * _ Règle de St . Augustin pour les religieuses de son ordre ; et Constitutions de la Congrégation des Religieuses du Verbe-Incarné et du Saint-Sacrament _ ( Lyon : Chez Pierre Guillimin , 一千六百六十二 ) , pp . 二十八–二十九 . Cf . later edition published at Lyon ( Chez Briday , Libraire , 一千九百六十二 ) , pp . 二十二–二十四 . English edition , ( New York : Schwartz , Kirwin , and Fauss , 一千八百九十三 ) , pp . 三十三–三十五 . * Starnes , Colin . Augustine's Conversion : A Guide to the Arguments of Confessions I-IX . Waterloo , Ontario : Wilfre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 一千九百九十 . * Tanquerey , Adolphe . The Spiritual Life : A Treatise on Ascetical and Mystical Theology . Rockford , IL : Tan Books & Publishers . 兩千空一 : 三十七 ) . ISBN 空空八八九千五百五十五石六百五十九石六 . * Trapè , A . S . Agostino : Introduzione alla Dottrina della Grazia . Collana di Studi Agostiniani 四 . I–Natura e Grazia . Rome : Città Nuova . 一千九百九十 : 四仔二 . ISBN 八十八分三百一十一孵三千四百空二孵七 . * von Heyking , John . Augustine and Politics as Longing in the World . Columbia :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 兩千空一 . ISBN 空九八千二百六十二知一千三百四十九九九九 . * Woo , B . Hoon . Augustine’s Hermeneutics and Homiletics in _ De doctrina christiana _ . Journal of Christian Philosophy . 二千空一十三 ,'''十七''': 九十七喔–一百十七喔 [二千空一十四抹五鋪二十七] .(原始內容存檔佇兩千空二十五六皇六). * Zumkeller O . S . A . , Adolar . Augustine's Ideal of the Religious Life . New York :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 一千九百八十六 . ISBN 空九八千二百三十二孵一千一百空五孵三 . * Zumkeller O . S . A . , Adolar . Augustine's Rule . Villanova : Augustinian Press . 一千九百八十七 . ISBN 空九九十四抹一千四百九十一孵六鼻四 . ==外部連結== '''一般''' * 傳道員指南(聖奧古斯丁著) * 三位一體論 ( 聖奧古斯丁著 ) * 奧古斯丁的懺悔錄佮一寡文章 * Augustine entry in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Augustine’s Political and Social Philosophy * " St . Augustine , Bishop and Confessor , Doctor of the Church " , _ Butler's Lives of the Saints _ *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St . Augustine of Hippo : Bishop & Doctor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 Augustine of Hippo edited by James J . O'Donnell–texts , translations , introductions , commentaries , etc . * Augustine's theory of knowledge * " Saint Augustine of Hippo " at the Christian Iconography website * " The Life of St . Austin , or Augustine , Doctor " from the Caxton translation of the _ Golden Legend _ * David Lindsay : Saint Augustine–Doctor Gratiae * St . Augustine-A Male Chauvinist ? [一] , Fr . Edmund Hill , OP . Talk given to the Robert Hugh Benson Graduate Society at Fisher House , Cambridge , on 二十二 November 一千九百九十四 . '''冊''' * Augustine of Hippo at EarlyChurch . org . uk–extensive bibliography and on-line articles * Bibliography on St . Augustine Started by T . J . van Bavel O . S . A . , continued at the Augustinian historical Institute in Louvain , Belgium '''作品''' * St . Augustine at the 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 * Augustine against Secundinus in English . * Aurelius Augustinus at " IntraText Digital Library "–texts in several languages , with concordance and frequency list * Augustinus . it–Latin , Spanish and Italian texts * Sanctus Augustinus at Documenta Catholica Omnia–Latin * City of God , Confessions , Enchiridion , Doctrine audio books * Saint Augustine . The Happy Life ; Answer to Sceptics ; Divine Providence and the Problem of Evil ; Soliloquies . USA : CUA Press . 兩千空八 [二千空一十四抹五鋪二十七] . ISBN 九百七十八追空九八千一百三十二孵一千五百五十一孵八 .(原始內容存檔佇兩千空一十四抹五鋪二十八). '''傳記佮評論''' * " Saint Augustine " article by Michael Mendelson in the _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_ * Order of St Augustine * Blessed Augustine of Hippo : His Place in the Orthodox Church * Augustine's World : An Introduction to His Speculative Philosophy by Donald Burt , OSA , member of the Augustinian Order , Villanova University ==參見== * 教會聖師 * 教父 * 奧斯定會 * 自由意志 * 原罪 * 經院哲學 [[分類: 待校正]]
返回到「
希望波的奧古斯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