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A-lí-á」:修訂間差異

出自Taiwan Tongues 台語維基
TaiwanTonguesApiRobot留言 | 貢獻
從 JSON 檔案批量匯入
(無差異)

於 2025年8月22日 (五) 20:21 的修訂

a-lí-á(學名:_Liza carinata_), 俗號白魚、犬魚、烏頭仔、蟲魚,為著條鰭魚綱抹形目屎抹架屬的其中一種。

分布

本魚分布佇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波斯灣、巴基斯坦、印度、韓國、日本、中國、台灣、越南遮的海域。

深度

水深空至二十公尺。

特徵

本魚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型,後部邊扁,腹肚圓形。頭圓錐形,小爿扁,兩爿隆起,峽部較狹。脂性頂目蚶發達。第一背鰭之起來的到吻端之距離,小於至尾基之距離。第一陵頭尾有一隆起稜。後壁面呈青殕色,腹肚邊銀白色,體邊仔暗色縱帶條紋。背鰭、魚尾叉色、魚腹翼、臀鰭小呈淡黃色。尻脊嶺硬篤四至五枚、尻脊骿軟條八到九枚;臀鰭硬篤三枚、臀鰭條八到十枚。一縱列鱗片三十六到四十一枚。體長可長十八公分。

生態

本魚就歇佇沿海佮河口區,生卵期佇冬尾春初,卵浮性。稚魚濾食浮游生物,隨成長,食性由動物性轉做植物性,以吞食塗內底的矽藻佮有機的碎幼仔。

經濟利用

食魚仔,體型嘛較細,紅燒、煮湯均宜。

參考文獻

  • 台灣魚仔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