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吳哥窟:失落的石頭之林

出自Taiwan Tongues 台語維基
於 2025年8月22日 (五) 10:17 由 TaiwanTonguesApiRo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從 JSON 檔案批量匯入)

(差異) ←上個修訂 | 已批准修訂 (差異)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吳哥窟:失落的石頭之林》(簡體版的譯名:《吳哥:石林》;法國的:Angkor  : la forêt de pierre,直譯:「 吳哥:石頭之林」)是法國考古學家、藝術史學家兼吳哥窟專家布魯諾 ・ 戴尚的插畫專題論著,專論吳哥窟的發現史佮考古史。法文原版佇一九八九年由加利瑪出版社巴黎發行,是為該出版社旗下的「加利瑪發現文庫」第六十四種冊目;臺灣時報文化佇二空空三年推出中譯本,成做其旗下的「發現之旅欉冊」第七十一集;簡體譯本底二空空七年推出,由上海冊店出版社發行,為簡體版「發現之旅」第九十冊。該書佇二空空二年改編做仝名紀錄片。

簡介

《 吳哥窟:失落的石頭之林》原屬「細粒子」橐袋仔叢冊「加利瑪發現文庫」中的「考古」系列(Série Archéologie), 也就是講,本冊的主題是吳哥窟的發現史,佮對其考古遺跡、遺物佮文獻資料的研究(吳哥窟考古史), 毋是這座「寺城聖殿」本身的歷史。

作者用編年體方式追溯這座高棉帝國的舊都—— 吳哥窟的發現過程。這段歷史內底包含講來自世間無仝國家、無仝民族的發現者、探險家:十三世紀的元朝使節周達觀著這「寺城」留下深刻的印象,返國後寫講《臘風土記》;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傳教士將之比做另外一个羅馬、巴別塔;日本訪客到訪王城,叫是置身古印度。作者聚焦伊歐洲探險者的勘探經過,比如講:亨利 ・ 穆奧、攏達到 ・ 德拉格雷、德拉波特、加尼呢、亨利 ・ 沙馬沙等。

依照「加利瑪發現文庫」的「圖像閱讀」傳統,該書𫝏錢因為一套豐富的圖像文獻,用平趨度懸而且金緻感強的雪銅紙印製,將文本佮高品質的視覺圖像巧妙結合,達成圖文互動的影像蒙太奇式編排,為閱讀增添趣味,親像觀賞一齣電視紀錄片。換言之,「 貨響價實的專題論著,以藝術圖書的標準編輯出版」,差不多有如一本充滿彩色插畫的「圖像小說」。

章節

開卷「片花」(pp .   一–九), 為一系列佔權頁的十九世鋼筆水彩畫,由法國探險家佮考古學家呂襄 ・ 孚內侯繪製,發表佇一八八九年。正文內容分做六个章節—— 第一章:鋪排的是新發現是無?(pp .   十三–二十九); 第二章:「 發現者」(pp .   三十一–四十三); 第三章:探勘的經過(pp .   四十五–六十一); 第四章:探險家的時代告終(pp .   六十三–八十一); 第五章:回歸王國的吳哥(pp .   八十三–一百十三); 第六章:吳哥,柬埔寨的榮耀(pp .   一百十五–一百二十七喔)。

該書的第二部份「見證和文獻」,收集了挽錄自各種文獻抑是文學來源的資料,分做五个部份—— 一 . 吳哥之旅(pp .   一百三十–百五七喔); 二 . 具有宇宙觀的象徵主義(pp .   百五八–一百六十七); 三 . 年表(pp .   一百六十八–一百七十一); 四 . 修復佮原物的重建(pp .   一百七十二–一百七十七); 五 . 漫遊吳哥和展覽會場(pp .   一百七十八–一百八十三)。 最後咧,該書「圖片 kha-tá-lok-guh 佮出處」(pp .   一百八十四–一百八十八)和「索引」(pp .   一百八十九–一百九十三)作結。

反響

佇咧 Babelio 上,是因為十一條評分,《 吳哥窟》平均著愛分三配六四(上懸五分)。 佇咧 Goodreads 上,是因為三十條評分,平均著愛分三 . 五分之八十三。表示「普遍反響良好」。

改編

《 吳哥窟》佇二空空二年改編做紀錄片,法國導演假影-克勞德 ・ 呂伯康斯基執導,法國演員賽吉 ・ 阿維德奇安佮西薇 ・ 莫羅擔任旁白,製片公司包括德法公共電視台、跨歐電影公司佮加利瑪出版社,並且德法公共電視台的系列節目《人類探險之旅》中首播。這部紀錄片另外有德文配音版——《Angkor : Werk des Königs der Engel》。

參見

  • 柬埔寨佛教
  • 柬埔寨印度教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