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八堡圳

出自Taiwan Tongues 台語維基
這是此頁批准,以及是最近的修訂。

八堡圳,抑是八保圳,佇台灣的彰化縣,上早起佇一七空九年,一七一九年完工,是臺灣上早開的水圳,嘛是到今台灣上古老的埤圳之一。因為這个圳是由施世榜籌款所起的,故原名「施厝圳」,閣因為濁水溪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所以嘛叫做「濁水圳」,但是予人叫做是「八堡圳」。

一般將八堡圳佮臺南通學圳佮新竹隆恩圳,做伙並叫做「臺灣三大古老埤圳」。

沿革

清康熙四十八年(一七空九年), 施世榜佇半線地區(今彰化縣)引濁水溪之水築圳,工程佇咧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年)完工。該水圳對番界濁水庄(今名間鄉濁水村)舀水,了後佇二水鼻仔頭截源入圳。聽講八堡圳開初期,引水入圳沓沓失敗。相傳落尾有一位老阿公來見施世榜,予水利圖講;施世榜照其實法重閣開,並以「土工法」施工了後,果然成功。圳成了後,老阿公拒絕受酬,並無示姓名,只自稱「林先生」;了後人仰其恩德,佇二水圳頭建林先生廟以茲紀念。

這條水圳上代先號做「施厝圳」,道光年間的《彰化縣志》以前的文獻攏用這个名。水圳落成的時陣該地猶未有「保(堡)」 的設置喔,是日後設立彰化縣並佇其下設「保(堡)」 後,才因為灌溉八保(堡)之故號名八保(堡)圳。

紀念

二水鄉逐年舉辦「走水節」就是紀念林先生、施世榜、黃仕卿這三个建立八堡圳的有功人士。

引水源頭

過去干焦濁水溪邊的「香圓跤水門」引入水源,經引水道至「八堡圳取入口制排水門」,佇集集攔河堰興建了後,改由濁水溪集集閘溪霸北爿進水口取水,經新的引水道至新的「八堡圳制分水門」閣入去原水道。

今入八堡圳了後分八堡一圳幹線長三十三 khí-looh,有支線十四條、分線二十四條;八堡二圳幹線長二十九 khí-looh,有支線十七條、分線十九條。

相關條目

  • 大武郡溪
  • 十五庄圳(古稱八堡二圳)
  • 道將圳
  • 隆恩圳
  • 臺灣清治時期

註解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 集集攔河堰 \ 北岸聯絡圳溝 \ 北岸八堡圳空翕,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集集閘溪霸管理中心
  • 八堡圳
  • 郭弘斌:八堡圳 ( 施厝圳 )
  • 二水走水節

Category : 臺灣清治時期經濟 Category : 台灣的圳道 Category : 文建會歷史建築百景 Category : 彰化縣河流 Category : 二水鄉 Category : 一七一九年完工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