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記譜法
外觀
這是此頁批准,以及是最近的修訂。
ABC 記譜法是彼號十九世紀出現的一種記譜法,以 A 到 G 的字母記錄音懸,閣配以其他符號用來記錄變化音、音長等,是由克里斯 ・ 瓦爾莎發明。後來因為計算機使用 ASCII 字符集閣愛處理音樂,ABC 記譜法再度受重視,並成做一部份音樂軟體的信息存儲法。
例
下跤是《The Legacy Jig》的 ABC 記譜法例。
第一行代表去予落,由字母開始,冒號結束,
X 表示序號(大概意思)
T 表示歌名(這个例內底為其原來的法語)
M 表示拍號
L 表示上短音符
K 表示調號閣較濟例請看 Chris Walshaw's abc examples page
下跤是《Frere Jacques》的 ABC 記譜法例。
` ` ` X : 一 T : Frère Jacques M : 四分之四 L : 八分之一 K : F F 二 G 二 A 二 F 二 | F 二 G 二 A 二 F 二 | A 二 B 二 c 四 | A 二 B 二 c 四 | cd cB A 二 F 二 | cd cB A 二 F 二 | G 二 C 二 F 四 | G 二 C 二 F 四 | | ` ` `
用「CDEFGAB」表示一 ~ 七(簡譜)。 二表示上短音符的二倍,三表示三倍。| 表示小節線,| | 抑是 | ] 表示終止線,| : 和 : | 表示重複。懸音用小寫字母,閣再懸就加撇號('), 低音加弄號(,)。